一颗深圳种子奔赴全国的“致富使命”
深视新闻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过去一年,深圳以“争作示范、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推动乡村振兴、帮扶协作、对口合作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深圳将从10个方面发力,努力为全省和全国的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开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圳力量”专栏,重点聚焦深圳企业、科研机构等,参与对口帮扶协作地区重大项目投建、乡村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数字乡村”建设等方面成效成果和最新进展,展现深圳为全国全省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的“深圳力量”。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作为全国最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的城市之一,近年来,深圳积极响应国家“打好种业翻身仗”战略部署,成立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研创新载体,结合对口地区资源禀赋,将深圳种业种源创新技术扩散到田间地头。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深圳农科院基因组研究所,看看那里的科学家是如何用智慧兴农的“深圳种子”,激活一条产业科技化和科技产业化的乡村发展新道路。
走一条“产业科技化
和科技产业化”的新路子
二月,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每一场收获,都离不开春日里的辛勤耕种。
从深圳办公室到黑龙江产业基地,时常可见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卢洪来回奔波的身影。频频往返两地,是卢洪的日常,但此行他的收获特别大。
2月7日,在记者见到卢洪时,他才刚从黑龙江回到深圳不久。在产业基地考察新品种后,卢洪就马不停蹄赶回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研究所,准备探讨一项新合作。
如何把深圳基因科技的优势和黑龙江大市场的优势结合,帮助企业提高育种效率?卢洪告诉记者,“我们正在黑龙江组建一个商业性的育种联盟,将来大概有20多家企业会加入到联盟中来。”
组建全国首个全要素、全产业链的商业性玉米制种产业联盟,卢洪和他的团队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
据卢洪回忆,7年前,那时还是三家科技公司创始人的他,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受邀来到基因组所参观。当2021年再次回到这里时,他就已经下定决心要加入基因组所,从一名“企业家”变身为“科技农人”。
卢洪把这段经历称为“新机遇”。
“原来做企业时,每天操心的是企业盈利、营收收入的问题。来到这里后,以往巨大的担子减少了,但我认为要花更多时间来思考科学问题,所以刚到基因组所我就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个是产业的科技化,第二个就是科技的产业化。”卢洪说道。
在深圳用创新的方法和机制
探索出一条玉米培育新路子
产业科技化,是卢洪给自己设立的第一个课题。
在深耕多年的玉米培育领域,他发现,我国传统的育种家们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工作效率很低,以至于玉米材料的选育过程往往需要四到五年的时间。“尽管吃苦耐劳,但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反观国际知名育种公司,他们有一套集中优势兵力、专业分工、上下游协作的研发体系,不仅节约资源,还能协同发展,仅用一年就可以挑选出适合培育的玉米材料。
卢洪说,很多人看到了这个问题,但事实上要解决起来非常不容易。“但我想在深圳这座创新城市,用创新的方法、机制来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一方面我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另一方面基因组所鼓励我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就是要把我们的科研成果通过企业,给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这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支持以及鼓励。”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研究所所副研究员邬倩说,相信实验室产出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基因组所和深圳的平台之下进一步落地,取得更大的成果。
用智慧兴农的“深圳种子”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深圳力量”
目前,卢洪和基因组所的同事们已经在多地组建了育种联盟,在吉林与多家种业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培育出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传统育种效率提高50-60%以上。
三亚市高锐思种业育种专家左春光介绍,通过三亚育种联盟,他们审定商业化了高科309、高瑞斯619两个品种。每亩比当地主流品种增产70公斤,为农民增收200元。2020-2022年期间,他们累计推广了50万亩。预计到2025年,将推广到500万亩,每亩为农民增收200元,累计为农民创收10亿元人民币。
科技的产业化,主要任务是什么?在卢洪看来,就是把上游的科研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从而使下游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正是他的第二个目标。
卢洪的故事,是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研究所科学家们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基因组所已拥有20多名国家级人才,80多名深圳市级人才,全球顶尖的农业食品科研工作者和产业化方面的人才扎根在这里,用智慧兴农的“深圳种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深圳力量”。
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王桂荣表示,目前该所鼓励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科技成果能落地的,老百姓就能把他们种的卖出去,赚到钱,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真正达到互赢的局面。
记者 / 王羽丰 关大军 庞诗凡
视频剪辑 / 郑温仪